Tagged: LinkedIn找工作

LinkedIn分析 & LinkedIn找工作: 用LinkedIn來幫助你選擇/篩選公司(公司是否具企圖心、國際視野、一流)

當你準備你的求轉職時,你有很多方式可以評估公司,包含公司網站、新聞稿、股價、產業雜誌、個人網絡等。

但很少人透過LinkedIn去了解你感興趣的公司,或是那些令人尊敬的公司(Fortune, Most admired companies)。

當你使用LinkedIn時,你可以很快評估與篩選出一些真正有企圖心與國際視野,甚至一流的公司。

而這篇文章,希望可以給你一點啟發,幫助你判斷與評估你感興趣的公司。

LinkedIn找工作,選擇公司技巧 1:公司專頁

這是人才至上的時代,當一間公司想要擁有一流競爭力,它就要爭取到一流人才。

因為公司的競爭力很少會超過整體人才的競爭力,就算短暫幸運超過,但回到長期,還是僅會回到整體人才的競爭力水準。

當然,一流人才絕對不只在台灣,而是包含亞洲,還有亞洲以外的地方。

那如果你是公司招募人員,你要如何接觸到這些人才?

使用社群媒體,特別是LinkedIn,它是一個非常好且快速的方式。

因為LinkedIn的定位,讓全球一流人才都會到LinkedIn了解他感興趣的公司。

甚至,Obama也曾開玩笑說過,當他卸任後,他就要去LinkedIn上找工作,可見LinkedIn的定位深植人心,甚至是美國總統。

如果一間公司有企圖心,想要爭取更多人才與客戶,網路興起後,它一定會建立一個網站,你看現在財星500或1000大公司,還有幾間公司沒有官方網站的。(我們沒有查,但一定小於2%。)

如果你想應徵的公司到現在還沒有網站,那你真的敢去面試嗎?

社群媒體興起後,每間有企圖心的公司也一定會在上面建立自己的公司專頁,因為這會幫助它能被全世界的人才搜尋到。

想看看,當一間公司(說)要放眼國際,但(行動)卻沒有設立LinkedIn的公司專頁,請問你會相信它的說法嗎?

此外,當公司在LinkedIn上設立公司專頁後,公司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國際客戶,幫助公司拓展業務。

我們看不到具企圖心並想放眼國際的公司,不在LinkedIn上設立公司專頁的理由。

 

LinkedIn找工作

 

根據我們的研究,所有Fortune雜誌提到Top 10令人尊敬的公司都有在LinkedIn上設立公司專頁。

甚至,LinkedIn可能的新對手Facebook也一樣,Facebook也有在LinkedIn上設立公司專頁。

100%,Fortune雜誌提到的Top 10令人景仰的公司都有LinkedIn公司專頁。

如果是這樣,一間你認為有企圖心並具競爭力的公司,應該也要有它的LinkedIn公司專頁,不是嗎?

如果沒有,這真的很難證明這間公司是具國際視野與企圖心的公司。

當你想用LinkedIn找工作,並評估公司時,LinkedIn專頁是否設立是首要也是最基礎的一項指標。

LinkedIn找工作,篩選公司技巧 2:雇主品牌

 

90%在Fortune雜誌上提到的Top 10公司,都很重視它在LinkedIn上的雇主品牌,它會放上公司環境的照片、公司宣傳影片、分享公司願景等。

這讓人才可以更清楚知道在組織裡工作的情況,還有公司擁抱的價值觀等。

當然,這也是你用LinkedIn找工作的好處之一,因為這裡的資訊會跟官網很不一樣,而且你可能可以從這地方得到更多內部資訊。

 

 

當公司願意主動分享這樣的訊息,它除了可以幫助人才對公司有更多了解,它還可以吸引到更多對的人:認同它願景與想法的人才。

這些人之後進公司才會對工作有更高的投入度,公司也會有較低的流動率。

此外,當公司真的想要打造出一流產品與服務,在這世界上擁有更多影響力,它需要更多這樣的人,因為這些人不是單純為了錢、職位、福利等工作,而是為了實現更大的目標,願景與使命感。

LinkedIn找工作,篩選公司技巧 3:定期更新

 

80%的Fortune雜誌提到的Top 10公司,都會1-3天定期更新與分享他們的公司動態,比較不頻繁的,至少1星期一次。

為什麼他們願意如此頻繁地更新他們的公司動態?

因為Top 10的公司不僅想要被人才被動搜尋到公司資料與環境,他們更希望能主動爭取到人才注意力,提高人才對公司的關注與忠誠度,增進公司雇主品牌影響力。

如此一來,公司才可以源源不絕地擴大其人才供應庫。

你可以透過公司定期的動態更新了解公司動向與發展,雖然它是官方資訊,不如內部成員所提供資訊來得真實,但仍有不錯的參考價值。

至少,它可以幫助你了解公司發佈什麼產品,成立什麼新團隊,即將參加什麼活動,技術上有什麼突破等

一間想爭取一流人才的公司,它通常會採取主動思維,主動地研發,主動地傾聽,主動地規劃與設想雇主品牌與社群媒體的經營,期待持續爭取到一流人才的目光。

如果你發覺,你感興趣的公司定期更新它在社群媒體上的動態,即使是釋放官方資訊,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。

因為你可以知道這間公司在爭取人才目光與招募人才上,不是採取守勢,而是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態度。

而這樣的主動思維,將會幫助它更易爭取到一流人才,提高公司競爭力。

LinkedIn找工作,篩選公司技巧 4:對的焦點

 

 

60%Fortune雜誌提到的Top 10公司,不僅定期分享動態,而且會讓他們的員工成為動態分享的主角。

從品牌行銷的角度來看,能做到這一點的公司相當厲害。

因為他們執行社群媒體或雇主品牌的人,可能是行銷、人資、資訊部,或3者都有,合作的非常好。

而且,裡面的人才對於行銷有非常銳利的觀察,為什麼?

由於現在品牌太多,再加上他們的訊息轟炸,問問自己,你是不是也已對產品、服務,甚至商品促銷訊息,有時候都無法產生太大興趣,甚至根本無感了,對嗎?

 

但,即使在這訊息轟炸的時代,我們對於人,
還有他/她的生活與故事,仍保有高度興趣。

 

這也是為什麼以人為主的八卦雜誌,總是賣的比單純的產品或服務資訊還要好。

因為,這是人性。

你要判斷這間公司是否有企圖心、國際觀、是否為一流公司,不要單純相信他所講的話,而是觀察他所展現出來的行為與做法,包含他是否設立公司專頁,是否主動定期地分享動態,還有他如何行銷公司(雇主品牌),來爭取一流人才。

當公司懂得將他們的公司專頁更新重點放在員工身上,這就代表他們內部至少有1-2個以上的一流行銷人才。

因為他們的行為已展現出他們是一流的行銷人,他們很清楚知道人才重視什麼、想了解什麼、還有什麼資訊才可以抓到人才的目光。

一流的行銷人懂得將公司專頁的角度放更多在「你」身上,而不是僅放在「公司」身上。

最後, 一流公司還會做以下這件事。

LinkedIn找工作,篩選公司技巧 5:分享員工觀點

 

這是很少公司願意做的事:「讓員工發展個人品牌。」

但我們相信這是一間聰明、前瞻思考、並想吸引有企圖心人才的公司該做的事。

當公司想要提升公司品牌時,我們最常看到的做法是公司大力行銷公司的產品與服務,企圖用產品與服務的品牌增進公司品牌。

但公司除了包含產品與服務之外,公司還是由許多人才(員工)所組成的組織。

那為什麼公司不將一些資源放在人才上面,期待透過提升公司眾多人才的個人品牌,來增進公司品牌呢?

而且,剛剛提到的重要觀察:「公司產品、服務、促銷訊息已很難吸引到人才的目光,我們已被訓練得不會被產品訊息吸引,但仍會被人和他的故事吸引。」

所以提升公司內部人才的個人品牌,讓他們分享觀點,絕對是增進公司品牌與吸引人才的一個好方式。

此外,根據美國研究,當一間公司擁有具備強烈個人品牌的人才時,除了會幫公司的品牌加分外,還能讓公司獲得更多詢問,不論透過網路或實體場合。

更重要的是,一間擁有強烈個人品牌人才的公司,在定價上有更多的空間,買家通常願意付比一般價格高出12.57倍的金額在這間公司上。

雖然很多公司都知道個人品牌的重要性,但大部分的公司(歐美亞皆然)仍然不希望自己的員工發展個人品牌。

不過,Fortune雜誌提到的Top 10公司卻有2間不僅願意這麼做,而且已用行為展示出來(20%的比率已相當高)。

他們是Google 與西南航空。

而且,西南航空不僅是只有年輕員工使用LinkedIn表達她為什麼選擇西南航空,甚至CEO也使用。

西南航空的CEO (Gary Kelly) 也用LinkedIn說明為什麼他對自家員工感到超級自豪。

另外,更令人驚訝的是,他不是只有發佈這1篇文章,而是從2014開始就定期發表文章。

Gary Kelly的刑度讓所有人才都知道西南航空CEO也懂得社群媒體的威力,而且也懂得運用社群媒體吸引人才目光的重要性。

Google也是一樣, 都願意讓員工與實習生表達他/她在Google工作與實習的想法。

讓員工表達他的意見與觀察,通常會比公司分享產品與服務訊息得到更多人才的目光與互動率,特別在互動率上。

因此,當公司不只是想讓人才得到他的訊息,而更想要驅動人才採取行動,不論是留言、分享、或直接申請公司的工作,他會採取更加主動的思維,讓員工發聲,建立他的個人品牌。

因為這不僅會幫助公司招募到一流人才,甚至會提升公司的業績。

希望以上這5點,可以幫助你運用LinkedIn選擇與評估有企圖心、國際視野、與一流的公司,並發展你的職涯。

最後,別忘了當你需要一位專業認證的職涯與個人品牌教練,協助你釐清職涯目標,建立行動藍圖時,進入了解或撥打+886-2-2642-1388聯絡我們,讓我們超過3,600天的學習及訓練,協助你逐步達成目標。

我們是亞洲唯一同時獲得專業履歷、個人品牌、職涯教練、面試教練等7張執照的專業團隊,每年定期進修2次,並撰寫了華人世界第一本LinkedIn書籍,幫助華語區人才更能實現其職涯目標,我們很高興能收到你的來信或聽到你的聲音。

“We empower you to fulfill your career and dream.”

P.S. Color Test目前最準確的職業測試工具,幫助你了解最適合你的50項工作,許多IPIB的客戶與讀者都曾使用她,了解自己永遠是最值得的投資之一。

P.P.S. 我用LinkedIn找到高薪國外工作改版後,受到讀者許多好評,也增加了你必須了解的亞洲headhunter觀點(日、新、港),還有一項LinkedIn最新實用功能,進來了解更多吧!

P.P.P.S. 假使你在對LinkedIn有全盤了解後,想更了解許多LinkedIn進階技巧,不妨參考我們的進階書

 

如何改善我的職涯發展,什麼是你職涯發展的極限?(職涯教練: 超越你車不是年輕人,而是德國老奶奶,為什麼?)

職涯發展的夢想

你想要減重,所以你大量地運動與健身,可是沒有調整你的飲食。

3個月後, 你發覺你的體重一直無法達標。

你想幫助球隊贏球,教練要你投三分球,可是隊友卻沒有幫你創造出空檔。

後來,你只好勉強出手,結果輸了這場比賽。

你想爭取職涯發展機會,你知道可以利用LinkedIn,但你等到要換工作才用它,然後,你用了LinkedIn一個月,發覺沒有太多機會,所以你又再回去數字銀行(推薦閱讀:你該花更多時間在LinkedIn的5個原因)。

這些有什麼共同之處嗎?

結果不會改變,如果某件事沒改變

當你要鍛鍊自己,你可以透過書、網路、健身教練等,找到各種不同資訊,包含姿勢、器材、或影片等,而且每年幾乎都推陳出新。

它可能號稱這是海軍陸戰隊、頂尖健身教練、或武術明星在練習的工具或姿勢。

所以當你想要跟他們一樣強壯,你便開始使用這些工具或姿勢鍛鍊自己。

結果,有時候你一忙起來,幾天沒做,這些工具或姿勢突然變得很生疏,而你也發覺這些時間下來,你並沒有變得更強壯,所以你想再休息一下。

另一個例子,你想體驗速度感,剛好有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讓你在德國開車。

你期待在無速限的高速公路快速奔馳,好好體驗在臺灣無法感受到的貼背感,所以你租了一台賓士。

但當你在無上限的高速公路開到最快時,你仍然被許多人超越,甚至你發覺連旁邊的老奶奶開得都比你快。

為什麼?

 

因為你只是有工具,你想要工具配合你,但你沒有改變自己。
—IPIB

有工具不是一切

你的器材沒有比較輕,而身體也沒有特別差,但是你的毅力與紀律可能不如陸戰隊。

你的引擎沒有問題,你的手也比老奶奶靈活,但你對車的掌握度和對速度的舒適區沒有老奶奶好。

因為我們住在臺灣,在你心中超過時速130就已經是超速,160公里算飆車,190公里已經是你的極限。

但在德國,計程車開到200公里以上是家常便飯,而老奶奶開她的車,也早已習慣動輒時速200公里以上,所以她很簡單就超越你。

 

你的工具還沒到極限,真正有極限的是你。
—IPIB

 

有新或是更好的工具絕對是件好事,但如果你只期待用新工具配合自己,你永遠無法創造更好的成果,因為你並沒有改變。

當你的工具微幅改善,你的思維與習慣也必須要微幅改善,那麼你才能更有效地運用新工具。

不過,如果你的工具不是微幅改善,而是大幅改變…

那麼你的思維與習慣也要因此做出大幅改變,如此一來,你才能發揮新工具的效果。

LinkedIn、人力銀行、職涯發展

告訴我,你認為LinkedIn跟其他人力銀行很類似嗎?

如果你認爲是。

那麼LinkedIn對你來說,就只是另一個人力銀行而已,因為你覺得LinkedIn就是一個微幅改善的工具,可能是一個外商職缺更多的人力銀行。

你不會使用它,除非你感覺現在公司已經待不下去,或當你主動想換到外商工作時,你才會使用它。

如果是這樣,LinkedIn的效果不會比人力銀行好太多。

但,如果你改變看法,不認為LinkedIn是另一個人力銀行,而是一個社群媒體,一個大幅創新且能用在建立與經營個人品牌的新工具,那麼事情發展就可能不一樣。

你會因此大幅改變自己的思維與習慣。

你不會等到公司待不下去,或你主動想換工作才啟動LinkedIn。

相反地,你會持續地爭取曝光、分享想法、搜集資訊、發表意見、拓展連結、創造信任,主動投入更多時間茁壯你與網絡間的關係。

如此一來, 你的LinkedIn就會產生遠大於人力銀行的效果,茁壯你的職涯。

工具與你的關係

不論你我,常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,總是思考如何用工具達成我們想要的效果。

但,工具不會發生大幅作用,如果我們就只是原本的我們,抱持原有習慣與思維。

汽車不會被發明出來,如果當初Karl Benz沒有改變思維,而只想要培養出更強壯更快的馬。

然而,就算汽車已被發明出來,你也無法駕馭汽車,享受汽車帶給你便利感,如果你不願意改變思維、行為、習慣,而仍只想要用韁繩控制。

 

工具就只是工具,工具不會大幅改變你的成果,如果你本身沒有改變。—IPIB

當你想要職涯發展更好,但如果你跟大部分人一樣,等到想要換工作才思考,那麼你的職涯發展就只會跟其他人一樣。

當你想要擁有更好的職涯發展,你要改變自己(推薦閱讀:如何提升職涯發展與個人品牌,設定目標的7步驟)。

因為當你改變思維,主動規劃職涯,你才會知道你現階段該做什麼。

當你改變思維,你才能發揮工具效果,而非要工作配合你。

因為當你改變思維,你才能持續擴大舒適圈,變成一位更好的人。

如此一來,你才能為自己帶來更好的職涯。

最後,巴菲特曾說:「他做過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在自己身上。」

 

The most important investment you can make is in yourself.
–Warren Buffett

 

當你想要一位專業教練(點選客戶感受),或與你一同討論協助你對未來作出規劃,發展你的職涯與個人品牌發展時,點選進入了解我們的職涯教練能如何幫助你。

如果你已經有職涯目標,但想要擁有一個更好的系統,讓你能接近目標,歡迎你也加入團體教練等待名單,我們將在下次開放時通知你。

你也可以撥打+886-2-2642-1388聯絡我們,讓我們超過4,500天的學習及訓練,協助你逐步達成目標。

我們是亞洲唯一同時獲得專業履歷、個人品牌、職涯教練、面試教練等7張執照的專業團隊,每年定期進修2次,協助客戶發展職涯是我們的熱情,期待收到你的來信或聽到你的聲音。

 

We empower you to fulfill your career and dream.

 

P.S. 如果你對建立與經營個人品牌感興趣,不妨參考Hank的自造成功:提升你營收與收入的個人品牌經營術(它是個人品牌領域中獲得最多正面評論的一本書),你會有更多收穫。

P.P.S. Color Test目前最準確的職業測試工具,幫助你了解最適合你的50項工作,許多IPIB的客戶與讀者都曾使用她,了解自己永遠是最值得的投資之一。

P.P.P.S. 還沒讀過我用LinkedIn找到高薪國外工作嗎? 她深獲讀者好評,裏面也增加了亞洲headhunter觀點(日、新、港),與LinkedIn最新實用功能,進來了解更多吧! 假使你對LinkedIn有全盤了解,想更了解許多LinkedIn進階技巧,不妨參考我們的進階書

P.P.P.P.S 想為自己主動爭取更多薪水嗎,閱讀這本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