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ged: 如何談離職

如何談離職的3個系統性流程,1項你不能不知的研究發現(紐約聯邦儲備銀行),幫助你有效發展職涯

談離職, 如何談離職

談離職,你需要系統化思考與流程

談離職,絕不是件簡單的事…

不論是在你下定決心要離職的環節,或者是你要與習慣的工作環境與生活說再見。

或,甚至是,你要如何寫一封離職信。

對大部分的人來說,離職,通常都是件讓你覺得充滿挑戰的事。

但,如果你沒有事先的確認、規劃、正確思維幫助你採取行動…

離職將不會是短期間最艱辛的挑戰…

而是離職後的求職,才會是一連串更艱辛與更大挑戰的開始。

離職絕對沒有不好,但當你開始有離職的念頭時,你要有這3個系統性思考:

  1. 離職前的思考
  2. 離職前的規劃
  3. 離職時的行動

1. 離職前的思考

這階段叫做離職前的思考,所以事實上,當你進行這階段時,你不一定真的已決定要離職,而可能只是有念頭而已。

如果你是因為生涯規劃而決定離職,那麼在離職前的思考與準備,你要跟之前所設定的目標比對,盤點你是否真的已達成你當初設定的目標。(熱門文章:如何更有效地設定目標

如果沒達成,你要再進一步判斷,時空環境跟當初設定是否已產生改變,現在環境是否還有機會幫助你實現當初的目標。

舉例來說,如果當初你選擇進來公司的原因,是因為公司將會導入最新技術,而你將可能成為這專案的重要成員之一。

然而,因為公司發展方向調整,或客戶需求改變的種種原因,公司決定暫緩導入這項技術,即使部分設備已經入庫,而且團隊已組成,公司仍暫停這項計畫。

那麼這時你就要判斷你願意再給自己多少緩衝時間,不論是主動說服客戶,或是在對的人上施力,幫助這項專案啟動。

如果都不行,你才要進入下個步驟,談離職的規劃。

此外,這是一項最常看到的情形,在現有目標與任務上,你遇到某些挑戰,或在職涯發展上遇到瓶頸,你期待藉由跟主管溝通,解決你面臨的挑戰與瓶頸。

不論你遇到的問題,是屬於人際相處、工作內容、每日工作環境、團隊合作、個人薪酬與職涯等問題,當你認為你需要更多協助,幫助你釐清、指導、或溝通時,你都可以尋找主管談談。

當然,你要把你的問題具體化,告訴你已如何嘗試,或是提供一些選項,讓你的主管知道前因後果,或你曾嘗試哪些努力等。

當你跟主管溝通時,有時你要期待的…

並非是立即的解決方案,因為很多時候,主管或許也不知道如何處理。

 

當你跟主管溝通時,你真正希望得到的是對方在溝通過程中對你問題的反應與行動。

 

好主管會深入了解你的問題,然後討論合理性與可能的行動。

他不會只告訴你先忍耐,總用「能者多勞」這句話回應你的問題,或用公司政策/公司規定,總結你們之間的溝通與談話。

你的主管不應該只是摸頭,而應該要能給你一些方向,或讓你知道下次最適合的時機點可能是何時,或親自幫你爭取一些機會,讓你可以「感受」到他真的透過某些行動為你排出困難。

不過縱使他第一次沒有任何表示與作法,你也不要太快放棄,提起勇氣再跟主管溝通一次。

很多人一定要等到你採取第2次,第3次的行動,他才會把你的想法當成一回事,認真地思考與採取行動。

畢竟,如果你真的有離職的勇氣與打算,持續地跟主管溝通其實也沒什麼損失。

因此,當你思考你是否真的需要離職,先讓自己進行至少3次以上的溝通,假使溝通效果真的不好,或不如你的預期,你才應該要進行談離職的下個步驟。

2. 離職前的規劃

當你確定要離職時,下一步不是馬上寄出離職信,告訴你的主管你要離職,請他趕快去找人。

為什麼?

因為大部分的人離職,離開現在這份工作後,都仍然需要下份工作餬口。

但,許多人在離職後,不一定會馬上進入找工作的模式,或甚至低估尋找下份工作的難度。

另外,根據美國研究(紐約聯邦儲備銀行),當你現在仍處於就業的狀態,那麼你會有更高機率找到下份工作。

而且你獲得的薪酬與福利,通常會比你當下沒有工作但尋找工作時還要好。

這是研究得到的重大發現:

1. 現在有工作且認真找工作(過去7天花4.3小時以上),獲得的工作邀約是最多的,高達1.86個。

2. 現在待業中但認真找工作(過去7天花8.4小時以上),獲得的工作邀約是第2多,有1.27個。

3. 現在待業中但認真找工作的人(過去7天花費8.4小時),相較於現在有工作而有找工作的人(過去7天平均花1.18小時),他需要花費7倍多的時間,但僅能取得現在有工作的人約1.71倍的工作邀約(1.27個 VS. 0.74個)。

另外,LinkedIn的研究也曾提到,縱使你不積極求職,但保有工作的被動求職者也經常收到更多工作機會。

這些研究都說明了一件事:

 

當你保有現有工作時,你可能擁有更多機會,
求職時間可能會縮短,求職的投資報酬率最高。

 

雖然文章中並沒有特別強調為什麼,但根據我們的進修與經驗,一般公司喜歡雇用現在有工作的人,很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。

當你現在有工作:

1. 相較於待業的人,你不需要再大幅調整生活作息,可以更快融入公司

2. 工作上的知識與技能會比較跟得上時代

3. 代表你的雇主仍然需要與看重你,這也會讓面試官對你更有信心,也讓你變得更有吸引力(很可能也會讓新公司想提供更好條件招募你。)

4. 你更可能透過公司網絡,客戶交流、供應商等網絡,得到其他職缺資訊或獵人頭的注意,讓你可以取得更多工作資訊與邀約。(如何判斷獵人頭,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,曾刊登於商周上。)

另外, 當你太快離職,而進入待業狀態時,你很可能為了盡快爭取到新工作,而影響了你原先的心理狀態。

你很可能會變得太渴望,讓你輕易作出妥協,過度承諾你做不到的事。

甚至,因為過度渴望讓你失去對雇主的客觀判斷,忘記不是所有公司或環境都能激發你的潛力,讓你能表現更稱職。(如果你面試失敗或被解雇,這是你應該要知道的事

 

也因此,當你已確認要離職,你要做的不是馬上提出離職,
而是保留這份工作。

 

此外,當你保留這份工作,你可以再度用這份工作檢視你現在能提供的價值,這將幫助你在離職後,更快找到適合你的工作。

那離職規劃要進行多久?

它沒有一定的時間,可能是1個月,也可能6個月,也可能是12個月。

離職只是一個決定,但為了離職後的就業與職涯,你可以考慮投資職涯教練、LinkedIn檔案與教練、專業求職履歷,或技能進修等,這些都可以幫助你在短期間更瞭解自己的方向與規劃,也能讓你有機會認識更多人,幫助你提高面試機率。

當你準備要離職,期待有更好的職涯發展時,離職規劃會是你之後能否擁有更好職涯發展的關鍵。

你絕不該等到你在這間公司僅剩30天,或已經離職時,才開始規劃你的職涯。

因為研究發現已告訴你,你的投資報酬率很可能不會像在你有工作時這麼高。

此外,你還會給自己更多壓力,提高你誤判公司的機率,之後又得重新求職。

你要給自己更多準備與緩衝,因此當你確認你準備離職時,你就該啟動你的離職規劃與專業求職工具的投資。

因為,離職不代表你不再需要找工作,或不再需要關心你的職涯發展…

真正的情況是,你只是再度選擇一個點,將你的職涯發展路線串連起來。

所以當你確定要離職,先把握現在的工作,並運用現在工作當成找下份工作的重要籌碼。

3. 離職時的行動

當你已經找好下份工作,你下一步就是準備離職,啟動離職行動。

這是離職時,你通常會經過的2個步驟:寫離職信,進行離職面談。

1) 離職信:

當你準備要離職時,你可能跟很多人一樣,通常不知道要如何開口,所以很多人會採用離職信。

當然,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。

但,難的是,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寫離職信,因為他們把離職信想得太複雜…

你的離職信不是寫作文,你不需要寫得文情並茂,獲得高分。

相反的,你要做的是保持專業,並讓對方知道你要離職,這樣即可。

當你想進行有效溝通,你要永遠記得一件事,什麼是你這封信或內容的主要目的,什麼是你想要傳達的「那1個訊息。」

每封信或每次溝通,你都應該僅傳達一個訊息,因為這會幫助對方快速理解。

你的目標不是要透過離職信,讓對方感受到失去你的可惜…

或從信中透露出對方可能還有機會能挽回你。

當你撰寫離職信時,你只需要清楚並堅定地告訴他,我即將在什麼時候離職,謝謝他的照顧。

 

我即將在3/12離開「某某公司」的「某某職位」一職,
謝謝您過往的照顧。

 

這樣即可,你不需要思考太多,想說你要怎麼寫才能文情並茂,讓你的主管知道你要離職又不傷感情。

再重申一次,寫離職信時:「保持專業。」

想像一下,對於一間公司來說,你其實就像是位職業球員,而公司就是你的球隊。

不論是因為策略或戰績考量,球隊與球員的交易常常來來去去,當球隊需要交易你時,他通常只會跟你說:「我們已經決定交易你,某個時間點你要到哪裡去報到,或者是你做到什麼時候即可。」

球團(公司)希望盡量保持專業,而不是透露太多個人情感,因為這通常都會影響到整個執行過程、細節、訊息傳達等。

身為一位專業人士,你也應該如此。

當你要離職時,不要夾雜太多個人情緒,而要一件一件解決,就像傳達訊息一樣。

明確地告訴你的主管你即將離職,不要在信中加入個人情緒,保持專業風格,會是最適合的離職方式。

我們也是人,我們也了解人之常情,當你提出離職,一般來說,你的主管通常都會感到可惜,甚至難過…

但,不論你的主管當下是否感到可惜或難過,你的目標都不是要移除他可惜或難過的感覺。

相反的,你應該要專注在這件事,

 

降低他因為你的離職,額外產生出的工作壓力。

 

因此,如果你不想傷害你與主管的感情,重點不在於你的離職信寫的多文情並茂。

離職信很重要,但離職信不是最大的重點。

相反的,最大的重點應該是你的行動,你如何透過實際行動,幫助他降低因為你離職所產生的工作壓力。

因為一位有專業倫理與道德的職業球員,不會因為被交易出去,就在原有球隊的最後幾天擺爛。

他會堅持到最後一刻,完成日常的要求與任務。

也因此,在你提出離職後,當你真的想要維護關係與幫助主管,你要特別詢問他有沒有任何事,會需要你在完成日常工作後的剩餘時間,特別提醒或教導給之後接替你工作的人,幫助他減輕壓力與負擔。

這能幫助你離職時更專業,也不傷感情。

2) 離職面談:

另外,當你準備離開公司前,人資通常都會與你安排一場離職面談,目的通常是幫助公司了解哪裡能做得更好。

但,你要記得,你不需要接受任何的離職面談

當你要離職時,你所需要接受的只是提早告知你即將離職,甚至主動地交接與指導,讓你在主管中留下好印象,減輕他的壓力。

不過,你不需要透露任何你離職的原因。

如果你們公司真的強迫你要參加離職面談,那麼在你的離職面談時,你不需要對公司或任何人提出任何評論,甚至未來動向,只要告訴對方你沒有任何想法或評論即可。

因為離職面談,絕不是最好的場合幫助公司蒐集資料與改善工作環境…

對於公司來說,最好的場合從來不該是當你離職時與人資討論,而是在你尚未離職前與主管的討論。

一位好主管為了讓公司更好,他會主動蒐集團隊意見與想法(甚至不需具名),積極且一步步改善公司的工作環境與政策。

而你是因為之前的溝通成效不佳,所以你才決定離職。

離職面談,事實上只能算亡羊補牢,然而,真正應該被邀請做離職面談,不應該是你(因為你已經先溝通過了),而是你的主管。

當你要提出離職,保持一致的專業風格,但你也可以當個貼心的人,幫助交接人更快上手,幫主管減輕一些青黃不接時的壓力。

談離職,總結

1. 離職前的思考:

你是否與主管討論過你的想法,討論過幾次,主管的反應為何,綜合各項因素來評估,你現在繼續留在這間公司的投資報酬率是否仍然夠高。

另外,找出你當初進來這間公司的目標,盤點你各目標的達成度,決定你是否真的要離職。

如果你確定真的離職,那麼你才要進入離職前的規劃階段。

2. 離職前的規劃:

就像許多IPIB的長期讀者所知道的,我們深信這句話。

 

Plans are nothing, but planning is everything.

 

當你離職後,你還是極可能需要一份工作來養家糊口(除非你中了樂透,如果是這樣,也別忘了捐一些給你追蹤或認同的社福團體),也因此你必須要規劃或預計何時要離職。

你也要思考如何利用這段時間準備自己,幫助你爭取下個工作機會。

因為,想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通常都會比你預期的要久。

另外,美國研究告訴你當你現在有工作時,你將會事半功倍,獲得更多機會,幫助你更快找到適合工作。

3. 離職時的行動:

當你把所有規劃與下個工作都準備好後,你才正式進入提離職,你的行動包含離職信與離職面談。

身為一位專業人士,在寫離職信時,保持你的專業。另外,你不需要參加離職面談。

唯一你能做的更好,並讓你在其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的就是,讓交接你工作的人可以更快上手,減輕你主管的壓力。

因為,你的個人品牌就是透過這些小細節與思考,一步步地累積起來。

談離職的最後提醒

當你有想離職的念頭時,千萬先不要衝動…

讓自己務必經過思考與規劃的步驟,最後你才提出離職。

另外,記住這件事…

當你去面試時,不要因為對方表現出很趕的感覺,你就忘記你之前的規劃,因為

 

當一間公司真的很想你加入時,他會尊重你,而不是強迫你。

 

他不會告訴你說,如果你在某個時間沒有進來公司報到,他就不要你,或把機會讓給別人。

如果你有接收到這樣的訊息,這代表了一件事:「你不是他們最想要的人才。」

我們的一位客戶,獲得面試機會後,透過面試教練(interview coaching)的準備,讓他在面試過程中有效展現其能力與意願,最終他獲得3間公司(中國)的工作邀約。

最後,他選擇其中一間,但因為現有工作與規劃的原因,他要等到1/1才能報到。

雖然公司的確很缺人,但因為公司很欣賞他,也因此願意等他,在等待期間,他們彼此透過e-mail對未來的工作進行了解與溝通。

最後,公司等了他3個月,他也在1/1正式加入新公司。

因此,記住這件事:

 

一間真正欣賞你的公司會等你與尊重你。

 

你不需要因為對方表現急迫而妥協你的離職過程與規劃,因為你不是造成對方急迫的原因,那是對方的責任。

最後,巴菲特曾說:「他做過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在自己身上。」

 

The most important investment you can make is in yourself.
–Warren Buffett

 

當你想要一位專業教練(點選客戶感受),或與你一同討論協助你對未來作出規劃,發展你的職涯與個人品牌發展時,點選進入了解我們的職涯教練能如何幫助你。

如果你已經有職涯目標,但想要擁有一個更好的系統,讓你能接近目標,歡迎你也加入團體教練等待名單,我們將在下次開放時通知你。

你也可以撥打+886-2-2642-1388聯絡我們,讓我們超過5,500天的學習及訓練,協助你逐步達成目標。

我們是亞洲唯一同時獲得專業履歷、個人品牌、職涯教練、面試教練等7張執照的專業團隊,每年定期進修2次,協助客戶發展職涯是我們的熱情,期待收到你的來信或聽到你的聲音。

 

We empower you to fulfill your career and dream.

 

P.S. 如果你對建立與經營個人品牌感興趣,不妨參考Hank的自造成功:提升你營收與收入的個人品牌經營術(它是個人品牌領域中獲得最多正面評論的一本書),你會有更多收穫。

P.P.S. Color Test目前最準確的職業測試工具,幫助你了解最適合你的50項工作,許多IPIB的客戶與讀者都曾使用她,了解自己永遠是最值得的投資之一。

P.P.P.S. 還沒讀過我用LinkedIn找到高薪國外工作嗎? 它深獲讀者好評,裏面也增加了亞洲headhunter觀點(日、新、港),與LinkedIn最新實用功能,進來了解更多吧! 假使你對LinkedIn有全盤了解,想更了解許多LinkedIn進階技巧,不妨參考我們的進階書(LinkedIn Brain)。

P.P.P.P.S 想為自己主動爭取更多薪水嗎,閱讀這本書

Photo by Bench Accounting on Unsplash

離職準備:離職預告前的最後檢視,就算你忍耐不了,仍需要看這篇

離職預告

離職預告前的準備,重點摘要:

1. 確認求職方向

2. 你的求職計畫

3. 求職工具準備程度

4. 生活準備金

5. 資源檢視與思考

準備 1. 確認求職方向

你想追求什麼工作,你不能完全不知道就離職,特別是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…

因為不清楚方向就離職,就像一艘沒有方向卻在大海行駛的船,你將自己暴露在極大的風險中。

離職是每個人才都會遇到的事,但當你準備提出離職,首件事一定要先確認「你的下一站是什麼?」

它可以是一個產業、一間公司、或者是一個特定職位。

但,你千萬不能對你下一站完全沒有概念或思考就結束工作…

特別是當你已經有小孩或有房貸要付。

因為當你提出了離職預告後,但還不知道你下一站是什麼,不論是產業、公司、職位等,你的離職其實就像是一場賭博。

但,就像是你知道的,賭博的人10賭9輸。

當你沒有事先思考就離職,你等於讓自己置身於高風險的狀態,這會讓你的求職成果大受影響。

當你有事先思考下一站在哪時,用心準備下一步將會讓你大幅降低風險。

準備 2. 你的求職計畫

 

“A goal without a plan is just a wish.”
― Antoine de Saint-Exupéry

 

你絕對可以離職,但你手邊一定要有份求職計畫,因為當你沒有求職計畫,你的求職就只依靠希望而已。

問問自己,你的求職計畫是什麼?

這是我們最近遇到的故事,有位客戶提到他已經受不了現在公司的管理制度,詢問我們他是否最近就能提離職了?

在我們進行訪談後,發覺他對於未來方向,下一站是什麼,他有相對清楚的概念。

然而,我們仍建議再等待一下,不要那麼快就提離職…

因為,我們發覺到他手邊沒有具體的求職計畫。

當你沒有任何計畫時,卻希望達成某項特定目標,你僅擁有的就是希望。

不過,希望的意思就是代表失去控制,僅擁有希望的人不像擁有計畫的人,他對於自己與生活能擁有某種程度的掌握。

當我們求職時,我們最不想看到就是讓你的求職被命運完全主宰,而放棄手中任何能控制的機會。

想看看,如果你要登山,你會不會沒有計畫就去登山,如果你要幫公司開發海外業務,你公司會不會讓你完全沒規劃就放你飛出去。

你的答案應該是不會,對嗎?

我們在2012年接受ICRT訪談時,我們當時就灌輸聽眾一個很重要的觀念:

 

Looking for a job is a job.
—IPIB

 

想看看,不論你今天是CEO、CFO、COO、CTO、CMO,或擔任公司任何角色,當你想把一份工作做好時,你一天會花8小時,一周40小時在這工作上。

甚至,你可能還會加班,讓自己可以取得想要的成果。

然而,即使我們這麼做,有時候最終仍不一定能取得我們想要的成果,不是嗎?

可是當我們想爭取到一個心儀或理想工作時,我們往往卻不夠認真準備。

很多人縱使在心中認為找工作很重要,但行為上卻沒有認真對待找工作這件事…

也因此他一週可能還花不到10小時在找工作上。

如果這些人對找工作保持這樣的態度或思維,而不把找工作當成是執行一項重要任務,那麼他怎麼能期待更快找到工作呢?

因此,當你想提離職時,絕對可以,但…

你一定要事先準備周詳的求職計畫,規劃你的時間與活動,如此一來你才更有更高機率爭取到心儀工作。

永遠別忘了這件事,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工作。

準備 3. 求職工具的準備程度

 

 He will win who, prepared himself, waits to take the enemy unprepared. –Sun Tzu, The Art of War

 

你不會想看到為我們保家衛國的軍人,沒有將工具準備好就上戰場,你更不會期待聽到缺乏武器的軍人能打贏戰役。

相同的,等到你已經上戰場,才開始著手準備你的工具,那麼你可以預期你會需要花更多時間結束這戰役。

有不少客戶提到,他們現在很難透過人力銀行找到一些比較理想的職缺…

其實在2015年後,這是非常合理的現象。

因為現在有更多新的平台瓜分了人力銀行所提供的職缺。

不過,對求職者來說,更多平台其實不是件壞事。

因為更多平台代表的是,平台為了生存,它將把市場上更多職缺都挖掘出來。

這對求職者來說,代表你可以從平台上搜尋到更多機會。

現在,連找新創公司職缺或實習機會,都有專屬平台服務求職者。

也因此,只要你找到對的平台,你就很可能搜尋到你感興趣的工作資訊。

不過,不論平台怎麼變,你一定要準備一份專業履歷。

另外,為了讓你有更多曝光機會,甚至透過建立個人品牌爭取到更多機會,你也應該將LinkedIn納入在你的工具中。

因為更國際化或有企圖心的公司,目前通常都會考慮在LinkedIn上徵才。

以企業最重要的兩大功能:研發與業務來說,目前,我們都可以在LinekdIn上(台灣),都找到超過1,500的徵人需求。

就算你今天從事的是人力資源工作,你也可以在LinekdIn上找到超過300個職位,而且通常這些公司提供的薪水也是更有競爭力的。

當你希望可以更快找到心儀或理想工作時,你千萬不能只依賴一個管道,不論是之前人力銀行,或是更早時期採用的報紙分類廣告。

現在,你還要將Social Media列入管道中。

你要打開所有管道,因為更多管道代表更多機會,如此一來,你才可以更快爭取到下份工作。(1) 參考這篇文章了解超過10個求職的可能管道,2) 如果你考慮要用LinkedIn找工作,看這篇

還有,雖然我們是網路時代,但「報紙」仍然是某些組織或機構的徵才首選。

我們就聽過一位朋友透過報紙爭取到他現在的工作,而那間組織也能給出很有競爭力的薪水,而他現在的薪水也不輸給在高科技公司上班的資深主管。

一旦你手邊擁有更多和更高品質的工具,你就可以因應不同的雇主需求。

 

If all you have is a hammer, everything looks like a nail.
–Proverb

 

我們常常有客戶看到職缺出現,才急忙地請我們打造專業求職工具給他,但往往我們都只能婉拒,因為時間常常太趕。

不要僅使用人力銀行,也不要僅有人力銀行的履歷,而沒有專業履歷或LinkedIn,因為這會讓你喪失許多機會。

每個人都應該提早準備,一旦你有更完整的準備,包含工具與平台,你就可以更快搶得先機,特別是那些中高階主管的機會,你也會更快爭取到下一份工作。

準備 4. 生活準備金

這是多數情形,你找工作的時間往往會比你預期的要久。

此外,如果你的目標是海外求職的話,你找工作的時間通常需要更久。

在台灣,工作很多,但好工作其實不多。

也因此,當你要離職前,你要做足準備。

你要準備6-12月的生活費。

一般來說,找到一份適合工作的時間,抓6個月的時間是非常合理的,如果你是高階主管,那麼你會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
我們曾經有一位客戶,應徵美商在台灣的高階主管職位,光面試過程(跟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等各地的面試官)就花了6個月。

也因此,假使你沒有事先準備好6-12月的生活費(如果你是高階主管,你要準備12-18個月的生活費),那麼當你的求職時間超出原先預期時,你就可能發生下面情況…

由於你所剩資源不足,你必須改變預期,被迫接受任何出現在你眼前的機會。

你一定不希望從現在這份不理想的工作,又再跳到下一個仍不那麼理想的工作,只是因為一件事…

事先沒有多準備半個月或一個月生活費。

的確,求職總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,但最折磨人的其實是…

當你看到機會或得知機會不久後可能會產生,但卻沒足夠資源讓你能耐心等待。

不過,假使你能準備6-12個月生活費,它包含你生活基本開銷、房租/房貸、學費等,那麼你就會有更多時間去迎擊各項求職中挑戰。

此外,我們想特別強調,你求職時的生活費準備可能是現在生活費的70-80%,你可以刪減某些娛樂支出,但盡量不要刪減你的伙食費,犧牲你的健康。

因為,唯有當你有健康身體,你才能保有一顆清楚的腦袋,如此一來,你才將在求職與面試表現更好。

準備 5. 完整資源檢視與思考

這是最後一步,當你準備提離職時,問問自己你還能從現在身份得到什麼資源。

不論是多等一下為了今年的紅利、再強化某項技術,或維繫同事、主管、客戶關係等,讓你未來的背景調查、求職、或生活壓力小一些。

甚至很多時候,當你保有公司身份時,你才能得到某些優惠,如房貸、手機方案、汽車購買等。

想遠一點,想想你未來3-6個月內會不會有特定需求,甚至是小到買個人電腦與聚餐的需求,保有公司身份往往能幫你爭取到某些有利條件。

如果有的話,趕緊將這身份發揮到最大價值。

一旦你能減輕生活或財務上的壓力,你就能有多點時間或精力克服求職上的挑戰。

離職預告,更好的時機點

如果你能從以上五點進行準備,你就可以大膽地提出離職。

當然,之前文章有提到當你找工作時,保有現在工作身分,通常求職會事半功倍。

可是如果你真的忍耐不了,請務必針對以上五點做出準備,那麼你也能降低壓力且更有效地爭取下個機會。

最後,當你想要一位專業教練(點選客戶感受),讓你更有規劃與勇氣地轉職,或與你一同討論協助你對未來作出規劃,發展你的職涯與個人品牌發展時,點選進入了解我們的職涯教練能如何幫助你。

如果你已經有職涯目標,但想要擁有一個更好的系統,讓你能接近目標,歡迎你也加入團體教練等待名單,我們將在下次開放時通知你。

你也可以撥打+886-2-2642-1388聯絡我們,讓我們超過4,500天的學習及訓練,協助你逐步達成目標。

我們是亞洲唯一同時獲得專業履歷、個人品牌、職涯教練、面試教練等7張執照的專業團隊,每年定期進修2次,協助客戶發展職涯是我們的熱情,期待收到你的來信或聽到你的聲音。

 

“We empower you to fulfill your career and dream.”

 

P.S. 如果你對建立與經營個人品牌感興趣,不妨參考Hank的新書:自造成功:提升你營收與收入的個人品牌經營術,你會有更多收穫。

P.P.S. Color Test目前最準確的職業測試工具,幫助你了解最適合你的50項工作,許多IPIB的客戶與讀者都曾使用她,了解自己永遠是最值得的投資之一。

P.P.P.S. 還沒讀過我用LinkedIn找到高薪國外工作嗎? 她深獲讀者好評,裏面也增加了亞洲headhunter觀點(日、新、港),與LinkedIn最新實用功能,進來了解更多吧! 假使你對LinkedIn有全盤了解,想更了解許多LinkedIn進階技巧,不妨參考我們的進階書

P.P.P.P.S 想為自己主動爭取更多薪水嗎,閱讀這本爭取薪資的書,這本書已讓讀者爭取到11%-20%以上的加薪。